總有一些人的想法很清奇……
隨著汽車在我們生活中的普及,隨之而來的交通事故也是越來越多,于是,我們想盡辦法降低人們在交通事故中的傷亡率,然后,安全帶被發明了出來,安全氣囊被研究了出來,甚至連最新的汽車科技——ADAS系統,也開始忙不迭地在各色汽車中一顯身手。
但是,我們光想著改造汽車了,是不是想過改造自己呢?
于是,基于如何造出一個能在車禍中“金剛不壞”的“人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交通事故委員會聯合一些專家和一位墨爾本的藝術家,根據交通事故中人最容易受傷的幾個部位,進化出了一個可以在常規事故中“金剛不壞”的全新人種——Graham(格雷厄姆)。
Graham存在的意義,就是以另外一個角度警示我們在交通事故中可能受到的嚴重傷害。事實上,這個創造性的實驗的確挺有用,至少在我看到這位叫Graham的老兄之后,我覺得與其長成這樣在交通事故中保全自己,要么盡可能避免交通事故,要么我還是在投胎時就以死謝罪算了。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是我們眼下的頭顱結構,很難保證這個好東西在一次嚴重的交通事故中不受到傷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巨大的慣性導致腦子撞上頭骨壁,撕裂數百條神經連接,然后……腦子就壞了。
于是,Graham為了保護好腦子,就在專家和藝術家的幫助下進化出了更大的頭骨,當碰撞發生時,有更多的腦脊液和韌帶來支撐大腦,為他的頭部提供了更大的整體安全性,有效地保護了大腦,減少了顱骨內壁對內部撞擊造成的損害。
不過,腦袋大了,質量也就大了,因此脖子必須更加粗壯,否則車輛一拐彎腦袋就甩出去了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于是,在各路專家的“建議”下,Graham的脖子被向上延伸的肋骨給框住了,直至肋骨托住顱骨從而形成了對后者的保護結構,這跟F1車手使用的HANS頭頸保護系統相似,但這也讓Graham從外表看起來,就跟沒有脖子似的——腦袋直接長在了左右肩膀中間。
同時,我們也必須保證Graham在交通事故發生后能保留一個說得過去的“品相”,否則他后半很有可能會得抑郁癥。于是,Graham的大腦袋上,擁有扁平的面部結構和厚厚的脂肪層。用來保護面部器官免受由方向盤、儀表盤和擋風玻璃帶來的傷害。對了, Graham的鼻子幾乎退化成了兩個小“天坑”,這樣他就不需要擔心自己的鼻子在車禍中骨折了。
通過對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專家發現人體的軀干的結構也很難應付一次較大的沖擊,在這方面,執筆此文的車云菌還是很有發言權的,因為在去年,我僅僅是因為在山里騎車不小心飛了出去,就摔斷了三根肋軟骨(6、7、8三根)。
為此,Graham設計了更堅固的肋骨,這能在碰撞中給他更好的保護。他的胸圍更大,呈桶狀,能承受更大的沖擊。而且,在Graham的肋骨之間還設計有類似氣囊的“袋子”。在撞擊時,這些氣囊可以吸收沖擊力并對心臟和其他重要內臟器官提供額外保護。
此外,從行人在交通事故受到傷害的角度,Graham也針對性的優化了一些生理結構,譬如說,他的皮膚的強度和厚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這樣就避免了擦傷、割裂傷以及各種傷及神經和重要血管的可能性。
考慮到當行人被汽車撞上時,第一個撞擊點通常發生在他們的側面,這就造成只能往一個方向彎曲的膝蓋幾乎總是先被“嘎嘣脆”。所以,Graham的膝蓋被設計成可以向各個方向運動,同時再輔以額外的肌腱加固,增加了柔韌性。這就意味著,當碰撞發生在Graham身上時,他的膝蓋有更大的機會順應沖擊力,繼而保留自然結構而不受損。
考慮到脛骨也是身體中最不受保護的骨頭(只有一層薄薄的皮膚覆蓋著),因此Graham的脛部被重新設計成了一個類似羚羊一類蹄狀的結構,這能允許他行動更敏捷,降低受到傷害的危險。
總之,在各種專家的建議和藝術家的雙手之下,一個理論上能在交通事故中具有更高生存能力的Graham被制造了出來。不過當車云菌看到Graham樣子的時候,我差點心臟病犯了——與其長成這個樣子行走在世界上,我還是老老實實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發生任何交通事故吧,而這也是Graham制造者想通過這個怪異的項目向觀眾傳遞的信息:顏值無價、安全行車。
萬幸的是,全世界有且僅有一位Graham,而且他也不會出現在任何一起交通事故的現場,因為他只能坐在那個底座上。
加料 /